炫酷科普课犹如变魔术

教育 (3) 2024-11-30 17:06:24

  本月初,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拟增设专章促进科普活动。如今全社会对科普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在北京,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走上了科普讲台,不少正在求学的研究生也变身“小老师”,科研团队参与到课后服务环节开发科普课程,孩子们的科普课堂越来越有趣。

  下课后“小老师”仍被团团围住

  上课铃声响起,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焦志超抱着“百宝箱”,走上了石景山区红旗小学的讲台。研究生学习期间,几乎每周,焦志超都要抽时间走出实验室,走进中小学校园。

  色彩绚丽的电离子魔幻球,被手触摸后,就会发出彩色的电弧;装有稀有气体的“光剑”,像霓虹灯般闪烁,动动手,就能控制它闪光的长度和位置;小小的三棱镜,能在孩子们的头顶挂起一道彩虹……“为什么稀有气体会发光?”“老师你是怎么控制光的?”在孩子们眼里,从这个“百宝箱”里取出的所有物品都有“魔法”。

  “我们的科普课程和学校里的学科教育不一样,学习一门学科要从基础开始逐渐深入,而对我来说,这节课的第一要务是让孩子们觉得科学很好玩,让他们喜欢听、听得进去。”焦志超说,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流畅的课程体验,他已经打磨了多年。“我第一次接触科普是在深圳的一座科普场馆,现在课堂上用到的一些小实验,就是在那里做科普工作时积累下来的。”

  在焦志超的带动下,课堂热闹起来。当他需要实验小助手时,孩子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希望自己被幸运选中。40分钟的课程结束,孩子们意犹未尽,下课后仍有不少孩子围住他,主动请教问题。

  “这是我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时刻。”焦志超说,在科普课堂上,孩子们的反馈是最直接的激励,让他备受鼓舞。每一个科普小实验都会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未来的某一天,可能生根发芽。和焦志超一样,在国科大,很多在校生都积极投身科普,预计今年他们将开展万余场科普报告。

  植物学博士讲述科学家故事

  “有谁想成为科学家吗?”在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史军的这句开场白,引得学生积极回应。

  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屠呦呦发明青蒿素、钟杨在青藏高原收集种子……史军为孩子们讲述了这3位与植物打交道的科学家,在科研道路上艰辛拼搏的故事。

  杂交水稻的难点在于,水稻雌雄同花且自花授粉,要实现杂交,就必须排除雄蕊这个干扰因素,这也是当年袁隆平长期攻关的难题。方家胡同小学的学生刘旻皓平时就对植物特别感兴趣,在课堂上,她积极与史军互动,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用基因编辑技术,消除水稻的雄蕊基因,或者干脆把雄蕊都摘掉。”这个小朋友提出的观点,与科研人员曾经提出的建议不谋而合。不过,摘除雄蕊的工作量太大,最终科研人员没有取得成功。直到袁隆平寻找到珍贵的天然雄性不育株,杂交水稻才终于被成功培育。

  史军说,他之所以把科学家的故事带到校园中,就是想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科学家们为什么值得被人们尊敬。“孩子脑海中想象的科学,和科研人员真正从事的工作是有出入的。其实,很多科研人员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儿,他们在工作中同样会遇到困难,但通过坚持不懈地研究,就可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史军的这堂课,传递的内容正是本市2024年“科学家精神照亮未来”校园行动要传达的理念。今年,很多“大专家”走进小学校,讲述科学家精神,传递科普知识。

  课后服务课按年级由浅入深

  高校的科研力量也正在走进中小学。近一年多来,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组建的“耕耘社”,发挥教育学专长,整合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学科和劳动教育,设计了一套科技农业校本课程体系,为顺义区多所小学提供课后服务。

  在顺义区张镇中心小学校,孩子们的课后服务时间有6个农耕主题课程可供学习。“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引入了互动和动手操作的内容,这堂课不仅承载了科普教育,还包括了劳动、历史等多学科的内容。”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副主任石焕霞举例说,木质鼓风机的机械原理简单,小学生也能很快掌握,对于有余力的学生,团队还可以拓展课程的深度,让他们进一步思考这类装置是否有改进的空间。

  同样的一节课,在不同年级开设时,志愿者讲解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种子系列的课程,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区分我们带来的12类种子即可,但对高年级学生,我们就要展开讲解种子的根茎叶分别是怎样发育的。”石焕霞说,这些知识点需要根据各年级的教材、课标进行适应性调整。

  石焕霞在开发科普课程的过程中,对科普教育也有了更深的思考。“科普教育绝对不是一件独立的工作,在课程设计上要符合孩子们的实际需求。我们的小老师团队也都是年轻人,在科普的道路上,他们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本报记者 刘苏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