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曹政)今年,北京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达到93%,提前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千人实有床位数,由“十三五”末期的5.81张提升至2023年的6.35张。昨天,市发改委亮出教育、医疗民生领域的最新成绩单。明年本市将加大完全中学、十二年制学校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一批高校新校区以及学生宿舍建设。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本市新建中小学普遍设置家长等候区。
两年前,海淀区富润社区居民楼之间的一片数百平方米荒地变了:不仅花花草草多了,还建起运动场、小菜园……带动这里改变的,其实是一群小朋友。
社区书记张俊华解释,该社区有四百多名儿童,但一直缺少儿童活动空间。当大家发现孩子们的“困扰”,便开始关注“一米视角”。为了让儿童下楼即有活动空间,社区对一块养护不佳的绿地进行改造,并动员儿童参与进来。
不只是儿童友好社区。今年,本市在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基础上,系统总结梳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遵循儿童优先原则,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研究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新建中小学均普遍设置家长等候区。据介绍,这些家长等候区主要设置在学校人行出入口附近,将学校围墙向内部推进5到7米,不占用城市公共空间,并增设了部分座椅和遮雨棚。相比过去家长拥堵在学校门口,家长等候区不仅可为家长提供舒适的等候环境,也可成为校园文化展示宣传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