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有一座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这座木塔是榫卯经典之作,千年以来历经数次大地震的冲击,仍完好无损,令世人惊叹。
北京王府学校初中部将榫卯这项非遗经典引入了课堂,在选修课中,老师带领同学们从学习知识起步,一步步动手实践,再激发思维,直至跨学科应用,用古人的建筑智慧点燃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火。
01榫卯课堂:让兴趣从1到100
什么是榫卯?
你对榫卯和斗拱有哪些了解?
中国榫卯结构的特点和优势在哪里?
其中蕴含着哪些哲学理念和文化追求?
一连串的问题成为了开启同学们思维的钥匙。在问题的引导下,老师播放了一段地震实验的视频,实验对象是故宫专家根据紫禁城结构建造的1:5模型。
“从5级地震开始,建筑模型的墙面开始倒塌,到10级时震动更加剧烈,但即便如此,古建筑的木构架依然保持直立状态。实验结束后,建筑位置仅比原先移动了约一指宽的距离。”
同学们看后激动不已:“这太让人震惊了!看似最不稳定的木质建筑,在榫卯结构的搭建下,居然能够抵抗10级地震!”
在充满好奇与探求的声声疑问中,老师结合动画形式,一步步拆解了榫卯和斗拱的结构,帮助同学们更加形象地理解古建筑的奇妙之处。同学们还结合不同难易程度的模型,观察并亲自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耐心琢磨,积极提问,有时眉头紧锁,有时反复推敲,有时还会发出“哦~”的恍然大悟声。他们像小小的工匠,尝试着将每一块零件精确地嵌合在一起,体验着榫卯结构“天衣无缝”的奥妙。
02 榫卯+无限可能:跨学科的探索与创新
除了对古建筑和非遗文化的探究,王府老师还对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鼓励学生们进行“榫卯+”的探索。
榫卯+物理?
有同学提出,可以制作一款以榫卯为基础的拉力计,运用材料物理学知识,去了解不同材料的属性、强度、硬度等特性,从而选出最适合的木材来制作,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步骤。
榫卯+化学?
有同学提出,微观下共价化合物的共价键连接方式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很像榫卯结构。因此,想用木质部件来模拟原子的化学键。
榫卯+生态?
有同学提出,想要通过藤蔓去缠绕树木的指定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生长,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还有“榫卯+哲学”“榫卯+音乐”等奇思妙想,都让榫卯这项古老的非遗技术在当今社会产生了更多可能。
这些“榫卯+”的创想在王府老师看来无论成功与否都格外珍贵,“同学们在一步步验证想法的过程中产生了思考,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虽然稚嫩,却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重。”
在之后的课程中,学校还会邀请更多专家走进校园,为同学们展开更多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同时,建筑研究院的专家也将亲自带领同学们完成一件榫卯结构的艺术作品,真正将知识落地实践。
▲王府学生用激光雕刻机制作的王府牌匾作为榫卯作品的其中一个零件
飞速发展的时代赋予了当代青年更多的使命与责任,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他们或许不同于前辈,他们更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诠释传统文化。
作为教育者,北京王府学校不仅把历史中的世界带到同学们面前,更将知识生动地展现,去唤醒他们血脉中的家国情怀,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
而面向未来,无论他们选择怎样的工作,这份深植于心中的家国情怀,都将为古老的中华文明传递新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