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清科研究
2024年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金办发〔2024〕100号)及相关文件,将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等18个城市,同时适当放宽了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试点扩容后,五家AIC纷纷于各试点城市签约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在为市场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助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清科研究中心撰写《2024年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参与股权投资研究报告》,在系统分析AIC成立背景与业务构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AIC开展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业务(下简称纯股权投资业务【1】)的模式与整体情况,并对各家AIC纯股权投资业务的现状及重点案例进行了逐一剖析,最后总结了试点扩围后AIC与各地签约设立纯股权投资基金的情况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希望此报告能够让读者进一步了解AIC从发展之初到现在深度参与股权投资市场的历程、模式和趋势,给市场提供一些参考。
注1:为与债转股业务进行区分,本文将AIC开展的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业务称为纯股权投资业务
01
AIC的设立情况与业务构成
我国首批AIC于2017年相继成立,分别为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工银投资)、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农银投资)、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资产)、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建信投资)和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投资),它们分别对应、、、和这五大国有银行。截至目前,五家AIC的总注册资本已达到1,035.00亿元。
AIC的业务范围涵盖债转股、股权投资、资产管理,以及财务顾问等几类,其中债转股为主营业务。AIC的债转股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发股还债”和“收债转股”。“发股还债”即AIC以现金增资形式入股,增资款专项用于偿还存量债务,以达到去杠杆、降负债的目的;“收债转股”即AIC受让企业的存量债权,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和双方约定转换为标的企业的股权,降低企业负债率。
AIC的债转股业务主要分为优质类(或正常类)资产债转股项目和风险类(或困境类)资产债转股项目两大类。五家AIC均以优质资产类债转股项目为主要业务,其中农银投资、中银资产和交银投资的比例甚至超过了90.0%。AIC的项目来源主要依托母行及其分支机构对公客户基础及业务渠道,形成辐射全国的优质项目推荐渠道;此外,也在探索与其他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从投行、基金、保险、租赁多维度入手拓展业务。
02
AIC开展股权投资业务情况
2020年2月到3月间,原银保监会陆续批准五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通过附属机构在上海开展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业务。由此,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宽,五家AIC附属机构分别为农银资本、建投基金、中银资本、工银资本和交银资本。
清科研究中心结合市场调研与公开信息梳理发现,自2020年起到2024年底AIC设立的可识别且存续的纯股权投资基金共计50只,其中31只已完成备案,披露的基金注册规模合计293.69亿元,占AIC附属投资机构直接管理与参与管理的存续备案基金比重分别为19.0%,6.6%。
从业务模式上看,AIC开展纯股权投资业务可分为以下三类模式:一是由AIC附属投资机构自主或与投资机构合作,募集社会资本设立盲池股权投资基金,合作方通常为投资偏好、风控标准相似的国资背景投资机构,如地方国资、实业国企、金融机构;二是由AIC附属投资机构募集专项基金投向特定项目;三是由AIC作为LP直接投资其他投资机构所管理的基金,通过子基金间接进行股权投资或市场化债转股投资。
清科研究中心将AIC及其附属投资机构对外投资划分为债转股项目、股权投资项目、子基金三类。聚焦项目层面,根据不完全统计AIC的投资活跃度逐年上升,2019年之后投资案例数基本稳定在100起以上,披露的项目投资金额稳定在200亿以上。2024年AIC投资活跃度达到历年峰值,全年五家AIC及其附属投资机构共完成156起投资案例,披露投资金额达576.04亿元。但整体来看,五家AIC均以债转股业务为主,出资纯股权投资类项目的金额占比不足1%,在纯股权投资业务方面均处于探索阶段,业务规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03
AIC参与股权投资案例分析—以工银资本为例
2018年11月,工银投资出资10亿元设立工银资本,负责开展债转股私募股权基金管理。2019年3月工银资本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2020年3月获批在上海开展纯股权投资业务,探索纯股权投资业务模式,并于2021年11发起设立了同业首只组合式市场化纯股权投资基金。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工银资本直接管理和参与管理的纯股权投资基金共计14只,基金注册规模共计147.70亿元。其中,5只基金于2020年鼓励AIC开展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业务政策出台后在上海试点设立,除上海工融科创私募基金外均为项目基金;9只为2024年纯股权投资业务试点扩围后设立的纯股权投资基金,其中4只已完成备案。
投资方面,根据清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工银资本直接或通过项目基金投资了5个纯股权投资项目,出资金额合计人民币5.57亿元。工银资本所投项目全部位于上海市,行业分布集中在半导体领域,包括华大半导体、积塔半导体等,联合投资方中多包含其他AIC或其附属投资机构,以及国资背景的大型投资机构。
04
AIC新试点政策下全国签约和基金设立情况
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做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金办发〔2024〕100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的通知》(金办便函〔2024〕1210号),将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18个大中型城市,并明确将AIC表内资金进行股权投资金额占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比例由4%提高到10%,将投资单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金额占该基金发行规模的比例由20%提高到30%。若按照2023年底五家AIC合计5,826.66亿元的总资产规模测算,预计将额外释放约350亿元资金投向股权投资市场,多带动近800亿元资金投向股权投资市场。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除原上海试点外五家AIC与另外17个试点城市均达成了合作意向,签约基金意向金额累计超过4,200亿元。从实际落地情况看,截至2024年底各地在试点扩大后新成立AIC纯股权投资基金共计31只,其中12只基金已完成AMAC备案。这些基金大多采取双GP模式,合作方多为国资背景投资机构。
综上所述,2020年在政策的指引下,五家AIC开始进行纯股权投资业务探索,然而从数据来看各家AIC股权投资业务的出资金额占总出资规模的占比均较低,政策效果未及预期。此次试点扩围政策出台以来,各家AIC积极响应,短期内在各试点城市设立了多只AIC纯股权投资基金,将撬动更多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随着经验与资源的累积,AIC也将逐步调整业务布局与纯股权投资专业水平,完善自身制度建设,并加强与母行资源协同,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创新金融产品,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全面、更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助力科创企业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