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别人的“后地产”时代

财经 (41) 2022-04-14 08:51:35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趋冷,对于处于金融周期下半场的楼市而言,这并不令人惊讶。历史上多个经济体都经历过金融周期转折点,但是金融周期转折之后的经济与楼市表现有所不同。比如美国和日本都经历过房地产泡沫及其破灭(中国房地产市场则保持了总体平稳),但随后的发展却截然不同,美国经济重回正轨,而日本陷入“失落的十年”,原因何在?对中国金融周期下半场有何启示?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分析了为何两国在金融周期下半场的“后地产”时代的经济表现会迥然不同,并讨论了房地产波动过程中,各行业受到的影响及权益市场的对应表现。我们还探讨了中国与美日的异同。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大多发生在增长较快、通胀较低、货币信贷条件相对宽松、金融风险监管相对薄弱的时期和地区。人口红利对于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美国和日本在泡沫形成过程中,都经历了这样一个人口“红利窗口”。宽松的货币环境和经济体中的投机行为相辅相成,则直接催生了资产泡沫。美日房地产泡沫的兴起,均以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为背景,日本在“广场协定”后货币政策持续放松,美国在危机前还有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宽松的货币环境导致私人部门杠杆快速抬升,并出现类滞胀现象,泡沫经济之下内生增长动能不足。

  泡沫后期的政策收紧会刺破泡沫,而风险暴露进一步引发连锁反应,出现美日“后地产”时代的明显分化。1989年起日本央行开启了加息进程,伴随货币政策收紧,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先后出现快速大幅下跌,"僵尸企业"占比和银行坏账率上升。2004年至2006年6月底,美联储持续加息刺破了房地产泡沫,房价触顶回落、次贷违约率快速攀升,引发次贷危机并带来全球“金融海啸”。泡沫破灭后的日本,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美国则相对比较迅速地走出了阴霾。资产价格来看,泡沫破灭后,美国的房价和标普500指数,分别在2013年和2016年又回到了危机前水平并继续上行,而日本的房价和股市再也没有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美日在“后地产”时代表现迥异,原因是多方面的,两国在人口结构、信贷环境、政策应对以及泡沫形成内因方面均有较大不同。日本在1990年代中叶,劳动年龄人口便开始负增长,之后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而美国劳动力供给更为健康;日本在危机后形成大量"僵尸企业",数量占比一度超过30%,市场无法及时出清,而美国则在2-3年内甩掉“包袱”、轻装疾行。与此同时,日本在危机的政策应对方面更为缓慢,股市接近“腰斩”的时候,货币政策仍未宽松,危机后的第3年才采取财政宽松政策,而美国则采取了降息、量化宽松、财政赤字等强有力的救济举措。另外,我们发现日本在泡沫期呈现更明显的“脱实向虚”特征,泡沫破灭后,对日本经济内生增长能力可能形成了损害。

  “后地产”时代,美日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占经济比重总体平稳,但建筑业、房地产相关制造业GDP占比回落较大。房地产拉动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金融、相关制造业(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家电、家具、木制品等)。“后地产”时代,美日房地产+金融业占GDP比重保持平稳。虽然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但房地产业主要以存量物业的租赁运营为主,对经济周期波动敏感性较弱,增加值在美日两国都呈现较强的刚性、增长平稳。而受房地产周期影响最大的是建筑业,泡沫期建筑业较为繁荣、“后地产”时期则显著回落。此外,房地产相关制造业的经济占比也趋于下行。

  美日股市表现和房地产泡沫周期变化较为吻合,房地产相关行业在泡沫期跑出超额收益。房地产泡沫期,美日两国的股市,金融/银行、房地产、建材、原材料等房地产相关板块表现均好于总体,而进入“后地产”时代,两国股市主要为科技、医药、汽车等板块表现较好,房地产相关行业则表现落后。美日的股票市值结构也呈现类似特征,房地产相关行业板块市值占比与房地产周期较为相关,分别在89-91年左右和06-07年见顶以后逐步回落。

  尽管存在对中国房产“泡沫”的担忧,但是在市场特征方面,中国与美日却不尽相同。中国并未出现系统性的金融/资产泡沫破裂,并且中国在过去10年,虽然房价持续上行,但房地产相关板块,如建筑、房地产、金融、金属/非金属建材等,均跑输市场总体,并没有反映房价的景气变化,这可能和中国经济增长中枢下移、以及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有关。而计算机,电力设备和医药跑赢,这跟美国和日本的“后房地产”时期更为类似。相对应的,中国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市值占比也从2012年后趋于回落,中国在资本市场层面已经类似于美日的“后地产”时代。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趋冷,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等都出现了同比负增长,部分房企面临较大的运营压力,这是金融周期下半场的正常现象。值得关注的是,历史上多个经济体都经历过金融周期转折点,但是金融周期转折之后的经济与楼市表现有所不同。美国和日本都经历过房地产泡沫及其破灭(中国房地产市场则保持了总体平稳),但随后的发展却截然不同,美国经济重回正轨,而日本陷入“失落的十年”,房地产发展也出现较大差别。原因何在?对中国金融周期下半场有何启示?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梳理了美国和日本房产泡沫的起源和破灭过程,分析了为何两国在金融周期下半场的“后地产”时代的经济表现会迥然不同,并讨论了房地产波动过程中,各行业受到的影响及权益市场的对应表现。我们还结合中国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市场表现,探讨中国与美日的异同。

  图表1:金融周期

  美日地产兴衰史:同途殊归

  泡沫的兴起

  纵观全球,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大多发生在增长较快、通胀较低、货币信贷条件相对宽松、金融风险监管相对薄弱的时期和地区。

  人口红利对于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初期,通常是具有基本面支撑的,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人到成家时对住房的消费需求强。而且年轻的年龄结构使得社会的风险偏好更高、投资需求更强。另外,较为年轻的人口年龄结构,使得社会生产者多于消费者,形成过剩型经济,带来低通胀、宽松的货币信贷条件和金融风险监管。

  而美国和日本在泡沫形成过程中,都经历了这样一个“红利窗口”。如果我们看35-5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35-54岁的人群最具有储蓄能力,且风险偏好较高,是股票和投资性房地产的主要投资者),日本在60年代到80年代这个比例迅速提升,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见顶,略微领先于泡沫的峰值。美国的经验也类似,35-54岁人群占比的峰值也和房价的峰值时间上接近。

  图表2:日本35-5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vs房价

  图表3:日本和美国人口抚养比  

  美日房地产泡沫的兴起,均以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为背景。1980年代,日本在广场协议后货币大幅升值,从1985年到1987年日元对美元升值超过50%,对外贸和经济产生一定压力。日本采取了货币宽松政策来应对升值冲击,1986-1989年货币政策持续放松。美国在2008年危机前,除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还有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次级贷款规模快速扩张,2006年次级MBS与次级贷款之比已经超过80%。

  图表4:1980s日元升值、贴现率下降

  图表5:金融危机前,美国金融创新规模快速增长

  宽松的货币环境导致私人部门杠杆快速抬升,并出现类滞胀现象。房地产泡沫的积累通常伴随私人部门债务的快速抬升,日本在1985-1990年,私人部门杠杆率上升了45.7个百分点(其中居民部门上升16.3个百分点),美国在2002-2007年,私人部门杠杆率上升了25.2个百分点(其中居民部门上升19.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危机前的几年间,两国经济增长中枢趋于回落,而通胀水平逐步抬升,这种类滞胀格局下,传统的经济刺激举措受到掣肘,而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指向了泡沫经济之下,内生动能不足。

  图表6:美国和日本私人部门杠杆率

  图表7:泡沫破灭前,日本出现类滞胀现象  

  图表8:泡沫破灭前,美国出现类滞胀现象

  泡沫的破灭

  泡沫后期的政策收紧会刺破泡沫,而风险暴露进一步引发连锁反应。宽松的货币环境和经济体中的投机行为相辅相成,催生了资产泡沫,而泡沫之所以称之为“泡沫”是因为它的不可持续。

  1989年,由于担忧经济过热,日本央行开启了加息进程,在不到2年时间内加息5次、共3.5个百分点,贴现率达到6%。伴随着货币政策的快速收紧,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先后出现快速大幅下跌,"僵尸企业"占比和银行坏账率上升。2004年,美国经济已经从科网泡沫破灭和“911”恐怖袭击的影响中走出,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至2006年6月底,已累计加息4.25个百分点至5.25%。持续加息刺破了房地产泡沫,美国房价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触顶回落,进而次贷违约率快速攀升。2007年美国次贷占抵押贷款比重已超过20%,大规模的次贷违约带来次贷机构、投行、股市等相继出现震荡,形成连锁反应。

  图表9:日本货币政策收紧对资本市场形成冲击  

  图表10:2007年美国次级贷款占比已突破20%

  在泡沫破裂的过程中,不管在美国还是日本,股市的回调幅度普遍比房价大,且非常迅速,往往也先于GDP增速的调整,但时间长度上和GDP增速的调整时间相似。不同的是,日本调整幅度从房价、股市和经济增速而言,都要大于美国。

  图表11:房价,股市,GDP调整幅度

  泡沫破灭后的日本,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美国则相对比较迅速地走出了阴霾。日本名义GDP增速大幅放缓,名义GDP10年平均增速,从泡沫前的6%降到泡沫后的0.4%,降幅约5.7个百分点,消费、投资增速分别下滑4.3和10.2个百分点,呈现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的“三低”经济特征。对比之下,美国的经济修复更为迅速、全面,美国名义GDP增长仅回落1.4个百分点,且企业投资甚至有所改善。

  图表12:泡沫后的日本陷入“失去的十年”,美国增长并未明显低于泡沫前趋势  

  图表13:危机前后美日经济指标对比

  美日两国在“后地产”时代的分化,从资产价格上也能反映出来。泡沫破灭后,美国的房价在2016年又回到了2007年的水平且持续增长,标普500则在2013年3月回到了07年10月的水平,之后并屡创新高,然而,日本的房价和股市再也没有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图表14:美日在“后地产”时代经济和资产表现迥异

  图表15:日本房价和股市没再回到80年代末期的水平

  美日“后地产”时代分化的原因

  美日在“后地产”时代表现迥异,原因是多方面的,两国在人口结构、信贷环境、政策应对以及泡沫形成内因方面均有较大不同。

  1. 人口结构的变化

  劳动力供给影响经济增长潜力,日本1990年之后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而美国劳动力供给压力相对较小。日本在1990年代中叶,劳动年龄人口便开始负增长,人口抚养比快速上升,2020年已达69%,较1990年上升了25.4个百分点。而美国在“后地产”时代,仍然维持了劳动年龄人口的正增长,并且可以吸引全球高素质劳动力的移民聚集。此外,人口年龄结构不仅影响劳动力要素的供给,还会影响资本积累和风险偏好,也会影响需求。老龄化社会储蓄率下降、风险偏好降低,不利于投资和创新。

  图表16:工作年龄人口增长率  

  2. 市场出清速度

  日本在危机后形成大量"僵尸企业",市场未能及时出清,而美国则在较短时间内甩掉“包袱”,轻装疾行。日本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在泡沫破灭后,银行依然对实质性破产企业持续输血,形成所谓“僵尸企业”。日本在1991-1996年期间,"僵尸企业"数量和资产占比,分别上升了29和13个百分点;1990年代末,超过30%的企业成为"僵尸企业"。"僵尸企业"的存在,使得市场主体无法出清,占用信贷资源、银行累积坏账,对后续的经济修复形成持续压制。日本的企业出清过程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而美国市场化的主体出清更为迅速,在2-3年时间便达到了企业退出的峰值,较快地实现修复。

  图表17:泡沫破灭后,日本"僵尸企业"占比大幅上升  

  图表18:泡沫破灭后,日本各行业"僵尸企业"资产占比

  图表19:日本企业破产宗数

  图表20:美国破产申请案件数量  

  3. 政策反应速度

  日本较为缓慢的货币和政策转向,也是危机深化的重要原因,而美国则采取了更为强有力的救济举措。日本的货币政策收紧刺破了泡沫,首先做出反应的是股市,东证指数在1990年10月,已经较1989年底下跌了48%,而期间日本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直到1991年才开启降息。并且整个降息过程持续了4年多,无论是政策反应还是政策力度,均慢于美国。日本的财政政策转向更为缓慢,泡沫破灭后并未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财政扩张。美国在危机爆发后,迅速采取降息、量化宽松、扩大财政赤字等方式来进行干预,使经济相对较快地从危机中走出。

  图表21:日本危机后降息速度比美国更晚、更慢  

  图表22:日本在泡沫破灭后财政仍然较紧  

  另外我们发现日本在泡沫期呈现更明显的“脱实向虚”特征,泡沫破灭后,对日本经济内生增长能力可能形成了损害。日本在1980年代房价快速上涨时期,房地产的价格增速已经明显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速,企业资金参与了房地产的炒作。这使得泡沫破灭后,日本企业部门受损更大,并出现了持续10年的去杠杆。而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冲击的是居民部门,危机后居民部门承担了去杠杆的压力,实体企业部门受损相对较小。

  图表23:日本非金融部门杠杆率

  图表24:美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

  这从美日危机前的信贷结构特征也可以得到印证,泡沫期日本房地产相关信贷增速远高于制造业,而美国并未呈现类似的分化特征。

  图表25:日本贷款同比增速(12MMA)

  图表26:美国商业银行贷款同比增速  

  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取决于供给端,企业部门受损有可能损害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泡沫破灭前后10年对比,日本的企业投资增速下滑10.2个百分点,美国企业投资增速则是改善了0.8个百分点。

  图表27:美日经济指标,泡沫前VS泡沫后

  “后地产”时代:产业变化与股市表现

  房地产拉动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金融、相关制造业(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家电、家具、木制品等)。各国房地产拉动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房地产业本身会拉动金融服务(主要是银行业),房屋建筑会拉动金属制品、非金属矿产品、木制品等建材产品,购房者通常还会购买家具、家电等消费品。以美国为例,将房地产和建筑业合并来看,主要拉动的行业包括银行、其他房地产、金属制品、非金属矿制品等。

  图表28:美国2007年建筑+房地产业的中间投入占总产出比重

  “后地产”时代,美日房地产+金融业占GDP比重保持平稳,建筑业、房地产相关制造业占GDP比重回落。从房地产+金融业占GDP比重来看,日本2000年为16.3%,较1990年下降0.1个百分点,美国2017年为20.1%,较2007年上升0.8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这两个行业的经济占比,在“后地产”时代依然保持平稳。其中,房地产业主要以存量物业的租赁和运营为主,对经济周期波动敏感性较弱,增加值在美日两国都呈现较强的刚性、增长平稳。金融业在日本呈现周期性,伴随泡沫破灭而占比有所回落;在美国受到持续宽松政策的提振,而不断上行。而下降较多的主要是建筑和相关制造业,日本相关行业占经济比重在泡沫破灭后的10年间下滑了4.1个百分点,美国也下滑了1.2个百分点。从就业人口占比来看,也呈现出了和经济结构变化相似的特征。

  图表29:房地产相关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图表30:美国分行业就业占比  

  图表31:日本分行业就业占比  

  进一步以美国为例来看,“后地产”时代,建筑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房地产相关制造业则持续偏弱。在美国制造业占比较低的背景下,无论是房地产的上行期还是下行期,被房地产拉动的制造业增速都比较低,比如金属制品、非金属矿、木制品、机械等。而建筑业无法进口,受房地产周期影响相对较大。2007后的10年,美国增长改善的主要是和房地产相关性较弱的制造业,包括纺服、木制品等轻工业,汽车、电气设备、计算机等设备制造业。表现较弱的,主要是建筑业、部分房地产相关服务业。其他行业中,美国主要是轻工业、汽车、电气设备、计算机电子制造业增速改善。

  图表32:美国建筑业受房地产行业影响最大

  图表33:2007年前后10年美国分行业GDP增速变化

  美日股市表现和房地产泡沫周期变化较为吻合,房地产相关行业在泡沫期跑出超额收益。房地产泡沫期,美日两国的股市,金融/银行、房地产、建材、原材料板块表现均较好,正如前面所分析的,这些行业都是房地产拉动的相关行业。而进入“后地产”时代的几年,两国股市主要为科技、医药、汽车等板块表现较好,房地产相关行业则表现落后。此外,食品饮料烟草和工业品股价表现受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不大。美日的股票市值结构也呈现类似特征,房地产相关行业板块市值占比与房地产周期较为相关,分别在89-91年左右和06-07年见顶以后逐步回落。

  图表34:泡沫前行业相对表现(年化收益率),日本vs美国

  图表35:泡沫后行业相对表现(年化收益率),日本vs美国

  图表36:日本行业市值占比  

  图表37:美国行业市值占比  

  尽管存在对中国房产“泡沫”的担忧,但是在市场特征方面,中国与美日却不尽相同。中国并未出现系统性的金融/资产泡沫破裂,但房地产相关板块股价已经回落。美、日两国在危机前10年间,房价上涨约90%左右,涨幅均超过名义经济增速;日本股指更是上涨5倍多,呈现明显的泡沫。并且,相关行业板块的股票跑赢市场,和房地产周期正相关。而中国在过去10年,虽然房价持续上行,但房地产相关板块,如建筑、房地产、金融、金属/非金属建材等,均是跑输市场总体的,并没有反映房价的景气变化,这可能和中国经济增长中枢下移、以及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有关。而计算机,电力设备和医药跑赢,这跟美国和日本的“后房地产”时期更类似。相对应的,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市值占比也从2012年后趋于回落,中国在资本市场层面貌似与美日的“后地产”时代更为相近。

  图表38:过去10年申万行业年化收益率(相对于申万A股)

  图表39:申万行业市值占比

  本文摘自:2022年4月13日已经发布的《别人的“后地产”时代》

  段玉柱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1080004

  袁梦园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2010023

  张文朗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0080009 SFC CE Ref:BFE988

  彭文生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0060001 SFC CE Ref:ARI892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HE END